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红楼之山海志 > 第七十四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(三)

第七十四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(三)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刘仁下午就从五军都督府回来。来京述职也就是走个过场,一月一份军报,还有同知、佥事的上报,以及某些渠道的密报,各军镇放个屁,五军都督府都能闻到味。各军镇将帅来京述职更重要的就是详细汇报治下的军情,讨论未来三五年的防备任务。重要的军帅,如刘仁这样的,还需要等待当今圣上的垂询。

刚近黄昏,一位内官带着几个小黄门就到了奉国将军府。

“小子,劳驾通报一声,就说禁内乾清宫守吴宝象来传口谕。”来人不过三十多岁,脸圆圆的,面白无须,一脸的喜气,中等个子,穿着一件赫青的斗牛服,笑眯眯地说道。

门子一个激灵,连声大叫道“开大门,迎中使!”

刘仁闻声赶来,见了中使内官,连忙行礼,朗声“恭迎中使。”

“口谕,明日未正时,宣辽东宁镇兵马统制使刘仁勤政殿觐见,赐紫禁城骑马。”

“臣谢圣恩。”

传完口谕,待刘仁行完礼站起身来,吴宝象上前拱着手道“循义兄,三年未见,你还是这般模样。”

“宝象兄,你也还是这般精神。”刘仁也笑着答道。

“不行了,去年病了一场,身子就差了很多,根本比不得当年一起走街窜巷玩耍的那个劲头。”

“当年宝象兄可是有了名的镇三街。”

“比不得循义兄那净街太岁的名头响啊。”

两人说笑了一会,吴宝象看了看天色,拱手道“老哥子,我先回去了,晚了宫门就要落锁了。明儿记得早些递帖子进去,皇爷等着见你呢。”

“记住了。恭送宝象兄了。”

“行了,不用送了,洒家先走了。”

待到刘仁回来,一直躲在一边的刘玄忍不住问道“父亲,刚才这位是乾清宫守吴宝象吴内相?”

“嗯,是他,来传口谕,明儿圣上要诏我觐见。”

诏你进宫觐见是很正常的事,关键为什么是乾清宫守来传这份口谕?还跟你这般亲近?刘玄知道一些情况,知道乾清宫守论品阶在内官里只能排在三四位,但论当年圣上最信任谁,乾清宫守绝对排第一位。就算是东西六宫都守于安良和夏守忠,提知上书房太监翁德海,也要恭敬地叫他一声吴大监或吴公。

“为父与宝象兄有段渊源,以后方便时再跟你详说。”刘仁挥挥手道。

刘仁、刘夫人、刘三娘子、丘好问、刘玄,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,吃了一顿团年饭。

“今儿夫人去贾府给老太太请安了吗?”

“去了,除了给老太太请安,还见了薛夫人和宝姑娘。三娘子有慧眼,帮四郎挑得这个媳妇,太合我心意。唯独就是年纪小了些,才十二岁,要是成亲还得等个四五年。”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宋时从梦华录开始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堡宗别闹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混在洪武当咸鱼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北宋大法官大明1805
返回顶部